世界肝炎日丨石市二院开展肝炎防治宣传活动
▎✎文/消化肿瘤科 赵永晓 孙佳心
消化肿瘤科副主任赵永晓为大家做主题演讲
消化肿瘤科主治医师刘娜为大家介绍肝炎用药
活动通过主题演讲、病例分享、知识问答、现场咨询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了病毒性肝炎防控、肝硬化监测与治疗的知识,鼓励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做个人健康和家庭健康的守护人,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病毒性肝炎发展与复查的重视度。
消化肿瘤科主任医师贾静为大家分享典型病例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根据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都具有传染性,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已存在于肝内或者同时侵入肝内才能建立感染。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等。
慢性肝炎还可能出现腹水、肝掌、蜘蛛痣等。部分慢性乙肝或丙肝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不易察觉。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急性期感染可导致肝损伤,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
乙肝和丙肝会慢性化,不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
早预防
甲型、戊型肝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监管;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母婴、血液和体液传播,远离毒品,依法使用血液及血制品等。儿童及成人高危人群应按免疫规程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丙肝无疫苗预防,高危人群要加强主动筛查。
乙肝:成人高危人群包括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人群、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存在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血液风险人群和慢性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员等。对于高危人群应做到定期检测,发现病毒感染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科学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做到遵从医嘱、配合治疗不自行停药和定期检查。
丙肝: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存在血液传播风险的人群(包括既往有偿供浆者,以及具有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风险的人群)、有性传播风险的人群(包括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与多个性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有母婴传播风险的人群(丙肝感染者所生子女)。目前95%的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大部分丙肝抗病毒治疗药品已经纳入了医保范围。
对于高危人群应做到早诊断、早检测、早治疗,一旦发生可疑感染情况,应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
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消化肿瘤科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消化肿瘤科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医师医术精湛,集临床、科研为一体,深受广大患者赞誉,是河北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单位,河北省食管疾病规范诊治联盟成员单位。承担多项省级及市级科研项目,获得省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科室设有消化、肿瘤两个专业,拥有国内先进的中央心电监护系统、床旁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化疗泵等大量先进仪器,以及电子胃肠镜、十二指肠镜及高频电凝、电切刀等现代化医疗设备。

诊 疗 特 色

上下滑动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