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樟荣教授:糖友“阳康”过程中需注意的十个问题
感染新冠,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应对?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全军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名誉院长
许樟荣教授撰文提醒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下称新冠感染)正在累及我国绝大多数人群。我本人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且已完全恢复健康。根据我本人及照顾感染新冠病毒的亲人的体会,结合学习有关新冠感染的学术报告和文献,在此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友,交流感染新冠后的恢复健康(即所谓阳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老年(>65岁)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率要高出<65岁人群的1倍。长新冠(一般是指新冠患者在感染病毒3个月后仍存在疲劳、呼吸急促、头晕、注意力难以集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症状,并持续2个月以上)在各国患病率不等,而且不是个别现象。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既往有心脑、呼吸和肾脏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属于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危重症的比例明显较高。而且,阳康过程慢,恢复得不利索。新冠感染后如何能尽快康复、降低长新冠的发生,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强调和贯彻。
01
控制好血糖,力求血糖控制个体化达标
02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
03
尽早适当活动
04
避免起立动作过猛
05
避免便秘
06
保持心情开朗与豁达,避免忧郁
07
谨慎用药
08
不可讳疾忌医
09
新冠感染康复后依然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10
不要轻信各种有关新冠的非专业信息
新冠感染,阳过了,不一定就阳康了。相信广大糖友注意到生活中这些环节,更有利于康复。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有每个环节都注意到了,才能真正恢复健康。

专 家 简 介
许樟荣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健康中国科普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等11种期刊编委和《糖尿病之友》杂志主编。曾任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成员兼亚太区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兼糖尿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组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许樟荣教授从医40余年,擅长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与防治,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急危重症等疾病的治疗,长期致力于糖尿病足病的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学界和业界都享有盛名。
2022年,石市二院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挂牌成立“许樟荣教授专家工作室”,许樟荣教授每月定期到石市二院坐诊、查房、授课,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北京的“专家号”,许教授高超的医术、悉心关怀的态度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誉。2023年,“许樟荣教授专家工作室”继续开诊,医院将通过官方微信等渠道提前发布出诊信息,敬请关注。
